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動態
2021年3月公益心理沙龍:突破家庭教育的迷茫
發布時間:2021.04.08 關鍵詞: 原文來自:
  

我們在2021年3月26日晚上19:00開展了主題為:突破家庭教育迷茫的公益心理沙龍,期間各位家長提出當下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難,資深心理咨詢師:袁寒柏老師針對每位家長的具體問題從心理學角度給與了回應,由于時間有限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學習成績

學習成績是當代家庭怎么都繞不開的問題,然而有學習成績好的,必然也有學習成績差的,需要根據孩子本身的特質來具體看待每一個孩子,尤其學習成績是集智力、情緒、毅力等各方面因素而產生的結果,而且是有一定波動的。當然父母都會期待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這樣的想法也是基于父母的經驗、整體的教育環境再結合孩子本身而形成的,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也同樣面臨怎么維持優秀的巨大壓力,所以父母需要及時覺察自己是否把自己的焦慮傳染給了孩子,同時也需要建立良性的親子溝通模式以支持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能做的第一步不是引導或教育,而是傾聽,避免用成人的模式來回應孩子,畢竟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父母)是正確的,而且就算是再成熟的建議,如果孩子不接受也是沒有意義的。做父母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斷的去學習和調整跟孩子的互動模式,不管你是曾經的孩子、還是現在的父母,都要允許自己不完美,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擁有被原諒的機會。

二、同伴關系和班級活躍程度

是不是孩子積極參與同齡人或班級活動就一定好?“外向會更吃得開”,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投射給孩子。除了家庭教育的因素之外,孩子本身的先天氣質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實際能做的是先觀察,如果孩子不想參與,旁觀就很開心的話,那就尊重孩子,不要強迫孩子參與。如果孩子是想參與而不敢參與的情況,口頭鼓勵對孩子的作用不大,可以先跟孩子交流“是不是想參與”、“在擔心什么”等,然后關閉成年人模式,以孩童的狀態參與到游戲中,跟孩子們打成一片,給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同時引導孩子參與其中,跟孩子一起游戲一段時間,等到孩子開始享受游戲的時候再離開。

三、在游戲中的角色

除卻性別和家庭環境的差異之外,本身先天的氣質會直接影響孩子跟同齡人之間的關系,所以領導者、順從者和協調者之間是沒有好壞之分的。面對說一不二的孩子,可以做的是讓孩子去思考“別人會怎么看自己”、“如果自己這么做了,對方會怎么想”以提高孩子的共情力和心智化的感受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融合孩子的情緒、并矯正認知。如果孩子通常是很順從,那就需要警惕不要管太多,盡量放手,孩子本身可能就比較焦慮,自我功能不夠靈活,所以首先需要讓孩子先學會為自己發聲,內在真正生長出力量。而可以很好的協調同伴關系的孩子具備可以成為領導者的潛質。

四、情緒狀態

“情緒有高有低,可以自主調節”是比較好的狀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人生挫折不完全是家庭教育的原因,跟本身的先天氣質以及人生的偶然事件也有很大的關系,父母能做的就是努力去契合孩子本身的氣質,當然這可能需要至少十幾年的堅持。

五、總結

做好父母太難了,但是如果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就有希望。通??赡軙洑v前沉思、沉思、探索、領悟、行動和維持這幾個階段,難度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從領悟到行動,大家更多也是面臨著怎么行動的難題。


廣告 一道本东京热加勒比_日本女优特黄大片_三级片黄视频_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