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障礙主要包括神經性厭食癥和神經性貪食癥,屬于精神類障礙。神經性厭食的主要特征是患者用節食等各種方法有意地造成體重過低,拒絕保持最低的標準體重;而神經性貪食的主要特征是反復出現的暴食以及暴食后不恰當的抵消行為,如誘吐、濫用利尿劑或瀉藥、節食或過度運動等。
一,病因
1.個體因素:包括生物學因素和個性因素。
生物學因素是指在進食障礙患者中存在一定的遺傳傾向(家族中罹患進食障礙和其他精神類障礙的人多于正常人群)和部分腦區的功能異常
個性因素是指進食障礙患者中常見典型的人格特點——追求自我控制、追求完美和獨特;愛幻想,不愿長大等。在青春期即容易表現出自主性和依賴性的強烈沖突,引發進食的問題。
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在進食障礙的發生、發展、維持和康復中都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1)家庭成員的情感緊緊糾纏在一起,無法分清彼此——‘愛著你的愛,痛著你的痛’
(2)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
(3)父母沖突,孩子卷入其中,背負過重的負擔
(4)家庭模式僵化,無法適應孩子的發展——永遠用對待嬰兒的方式對待長大的孩子。
3.社會文化因素:現代社會文化觀念中,把女性的身材苗條作為自信、自我約束、成功的代表。所以青春期發育的女性在追求心理上的強大和獨立時很容易將目標鎖定在減肥上。
二,癥狀表現
a、 主觀暴食:神經性厭食癥患者往往給自己規定了嚴格的進食計劃,當她(他)們比計劃多吃一些后,會主訴“暴食”了,這種癥狀稱為“主觀暴食”。
b、 怕胖:進食障礙患者的怕胖與正常人群中的怕胖具有明顯的不同,她(他)們給自己制定的體重上限低于正常體重的最低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