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問:
心之愛咨詢師答:
讓你感受到矛盾的地方,一方面是心里真實地感到憋悶,但又說不清原因,另一方面似乎也覺得是自己在小題大做,好像也沒什么應該值得難受。
聽起來,你對于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是很沖突的。
老公的回應確實讓你感受到了不舒服,但同時你又在評判著自己的感受,認為也有些沒必要。
最后你困惑于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想的,或者說你也不知道其實自己究竟想要老公怎樣的一個回應。
在你的心里面,既想要照顧好內心的感受,但又不習慣去照顧,期待從外在獲取到足夠的關照,但又不清楚可以如何獲得,或者怎樣的關照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呢?還沒有能夠想清楚。
在你想到自己這幾年喪偶式的家庭主婦生活受到的委屈時,向老公發表感慨,“女人啊還是得賺錢工作,要不然真的沒有立足之地?!?br class="sysbr" style="display: inline;"/>我想此時你內心真實想表達的是自己這么多年的付出很難被認可與被肯定,希望老公能夠關注到你付出的辛苦,顯然老公的回應讓你失望了。
現實生活中,大家普遍的認知中,更容易傾向于以物質或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都能夠意識到對一個人的評估沒有單一的價值標準。
也許你在向老公表達感慨時也在期待著他能夠回應你價值評估的多元化,以客觀的視角對你的表達進行接納。
甚至你們還可以就現實的因素做一番新的溝通交流,相信當初選擇成為全職媽媽不是你一個人的決定,而是兩人共同的商定,經營現有的家庭,是你們共同的承擔與付出。
可以說當時如果老公能夠換一種回應,或許都不會激起你內心極大的情緒。
但也不得不說,可能這些年里,老公的內心也同樣累積了很多的委屈與煩悶,獨自承擔整個家庭的經濟責任,他的內心也在渴望著自己的付出能夠被認可與被肯定吧。
我們有物質需求的滿足,也更有精神需求的滿足,很多不能夠被關照與理解到的感受,如果得不到適當的傾訴與表達,得不到理解與共情,很容易在內心里不斷累積壓抑。
當被外界的某些因素觸及時就會引發出內心里強烈的情緒,此時也會讓我們迷失了自己原初的需求,容易傾向于以價值觀或更大的理念性觀念來嘗試獲得支持,而忽視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需求。
你與老公之間擁有屬于你們的家庭職責分工,處于不同的職責分工中,盡責與彼此的相互珍惜,是對彼此最有利的認可與幫助。
平時生活中相互多些情感上的關心與體貼,多尊重與珍惜對方的付出,相信會更容易促進家庭的和睦,也會減少你們相互間的沖突矛盾。
——劉麗宇老師